焦点访谈:医保目录再上“新”


1月18日 , 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了新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调整后,目录内药品总数为2967种 。而就在前几天进行的医保目录准入谈判,也是各方关注 。经过此次调整,医保目录再上“新” 。那么,这次都上了什么药?又是怎么上的?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焦点访谈:医保目录再上“新”

文章插图
这是1月7日,针对白血病类药物——奥雷巴替尼片的谈判现场 。逢进必谈,是近年来新药进入医保目录的原则 。根据规则,药企有两次报价机会 , 最后一次所报价格不能超过医保局底价的115%,如果超过 , 谈判就宣告失败 。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奥雷巴替尼能不能进医保 , 对来自西安的患者张先生来说,至关重要 。
2012年,张先生患上慢性髓细胞白血?。虺啤奥!?。幸运的是,相应的靶向药可以让近90%的“慢粒”患者长期生存 。但是,2022年10月,张先生出现了基因突变引发的耐药 , 病情告急 。他特意从西安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血液科副主任江倩建议他用奥雷巴替尼治疗 。
江倩告诉采访人员 , “耐药”是治疗“慢粒”的主要挑战 。其中,T315I突变是常见的耐药突变类型之一 。在我国,此类的大多数患者此前只能通过骨髓移植或者化疗维持生命 。
【焦点访谈:医保目录再上“新”】作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品种,2021年11月,奥雷巴替尼的出现,解决了像张先生这样的“慢粒”患者“无药可医”的困境 。但是 , 每月一瓶,每瓶3.75万元的价格,让大多数患者家庭负担沉重 。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副司长黄心宇:“今年谈判的药品,主要都是五年之内的新药 。总书记指出,我们建立全民医保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除全体人民疾病治疗的后顾之忧 。在每一次调整目录的时候,我们都特别关注临床的用药需求,患者的保障待遇 。”
奥雷巴替尼是新药,也是救命救急的好药;医药企业创新研发成本高 , 也要有合理的利润 。但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有限的医保基金总盘子绝对不能“穿底”;同时医保按比例报销后,患者自负的负担也不能过重 。那么,这个“价”降到哪里才是合适的呢?
事关百姓利益、医保基金安全、企业发展,合理的价格判定至关重要 。此次谈判前 , 国家医保局组织数百名专家,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公平性等多个维度 , 对药品进行评审,随后,对准入价格进行专业测算 。其间 , 根据企业反馈信息不断纠偏,最终形成谈判底价 。
黄心宇:“我们追求的是一个合理的价格 , 不是一个最低的价格,以量换价是市场经济里一个重要规律,整合了国家整个医保市场的用药量,或者用医保支付这个资格条件,去跟企业进行谈判,争取一个合理的价格,把更多的新药好药纳入到目录里面来 。”
经过谈判,大幅降价后,奥雷巴替尼进入医保 。在保“基本”的基础上,此次国家医保目录调整 , 也非常重视提高罕见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的用药保障水平 。
在河南儿童医院的病房内,张文静正在陪伴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儿子做康复 。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罕见?。?022年1月1日,靶向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被纳入医保后 , 每针的费用从70万元降到了3.3万元 。医保报销后,患者的年治疗费用不超过10万元 。
一年来,像张文静的儿子一样,全国已经有2812名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在治疗上得到了极大改善 。
黄心宇:“我算了一笔账 , 2021年诺西那生钠总的销售是1.8个亿 , 有267名患者使用了342针,每个人平均用1.3针不到,因为价格太贵了负担不起 。到了2022年,自从纳入目录之后,诺西那生钠的销量是4.7个亿,有2812名患者使用了14216针,平均每个患者可以使用到5.05针,基本上都接受到足量的治疗 。我们用2.6倍的费用使10.5倍的患者用了41.5倍的药品,某种意义上真正实现了患者、企业、医保的三方共赢 。”
此次目录调整,另一种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药物——利司扑兰,进入了谈判 。和诺西那生钠需要腰椎穿刺注射药物不同,利司扑兰可以直接口服,同时,按照体重给药,特别是对于20公斤以下的儿童患者来说 , 如果能以合理价格进入医保,年治疗费用会更低 。
一个十元,两个十元,为了给患者争取一个最优惠的价格,原本半个小时的谈判,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
数次向总部请示,药企最终给出了利司扑兰的全球最低价 , 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的目录内用药又多了一个新选择 。
黄心宇:“近五年来,目录调整有26种罕见病用药通过谈判被纳入了目录范围,现在目录里面有罕见病用药的总数达到了52种,涉及27个罕见病 。”
近段时间,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增多 。新冠治疗用药如何保障 , 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 也是国家医保局工作的重点 。
黄心宇:“从疫情开始,医保局就特别关注新冠治疗用药,2020年初,制定了医保的‘两个确保’政策,只要一个药品被纳入到国家卫健委新冠治疗方案,如果它是目录外的就可以临时性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
国家医保局指出,现在的国家医保目录中,用于治疗发烧、咳嗽等症状的药品有600多种 。此次目录调整,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辉瑞公司的Paxlovid)、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三种新冠药品进入新目录正式准入的谈判 。后两种药品谈判成功 , 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辉瑞公司的Paxlovid)由于企业报价过高,没有成功 。针对当前的疫情状况 , 1月7号 , 国家医保局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实施“乙类乙管”后,对包括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在内的,诊疗方案内目录外药品的医保政策,延续至2023年3月31日 。
黄心宇:“只要在新冠诊疗方案里面的目录外药品,都可以临时支付到3月31号,所以这段时间大家用药不用担心 。3月31号之后,医保管理也会参照其他乙类传染病做相应管理,如果疫情出现反复,我们会及时研究完善医保政策,最大限度保证参保人员的健康权益 。”
国家医保局表示 , 近期随着国内外一些新冠治疗药物陆续审批上市,临床用药选择逐渐增多 , 竞争逐步加强 , 医保政策调控的空间也相应扩大 。国家医保局将密切关注药物研发上市进展 , 引导新冠治疗药物价格合理形成 。
根据协议,药品进入目录后,企业要保证供应 。此次进入医保的阿兹夫定片近期用量加大 。如何保供?1月11日,采访人员也来到了药品生产企业 。
根据医保局公布的数字,此次国家医保目录调整,通过谈判和竞价新增108个目录外药品,其中近5年内新上市药品有105个 , 占97.2%,涉及新冠、癌症、罕见病等31个临床治疗领域,与原市场价相比,降幅达60.1% 。
黄心宇:“这些药品进入目录之后,一方面会填补一些原来目录里的保障短板;另外一方面,会给临床用药多一些新的选择,有的也实现了目录内药品的更新迭代 。我们估算 , 叠加到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这两个因素,预计未来两年可能会给参保人减负接近900亿元 。
国家医保局已经连续5年调整医保药品目录,累计纳入618个新药好药 。特别是通过谈判 , 以量换价,许多”天价药“谈出”平民价“,多数药品获得全球最低价 , 5年来新增谈判药品平均降幅超过50% 。我们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新药好药,能让患者用得起、用得上 。
来源 央视网
编辑 韦依
二审 刘娟
三审 刘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