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生产技术实习报告


作物生产技术实习报告

文章插图
作物生产技术实*田作物种植)
实*豆栽培*基*知识及大豆生长发育所需要*环境 。5、掌握高粱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技术和收获储藏技术 。6、掌握谷子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技术和收获储藏技术
实*穗型品种适当增加基*苗 。旱作麦田每亩基*苗12~16万,晚茬麦田每亩基*苗20~30万 。
五、 补种方法:选择与该地块相同品种*种子,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后,开沟均匀撒种,墒情差*要结合浇水补种 。
(二)水稻
一、秧田选择:*着采用旱育苗、便于*和培育壮秧、方便运苗*原则,根据水田分布情况,选择地势平坦、*燥、背风向阳、水源方便、排水良好、土壤结构良好、且无农药残毒*旱田地块做秧田 。秧田土壤应富含有机质,土质疏松肥沃,pH值呈酸*反应,一般在4.5~5.5之间 。
二、施肥:根据*测定,每生产100千克稻谷从土壤中吸取2.1-2.4千克,五氧化二*0.9-1.3千克 , 氧化钾2.1-3.3千克
三、水分*:一是浅水增温促蘖 。*秧时水池内保持“花达水”,*秧后水深保持在苗高*2/3,做到以水扶苗;返青后,水深保持在3厘米左右,有利于增加水温促进分蘖;10叶期后,采用**湿湿*灌溉法 , 到*穗前40天为止 。在此期间,当田间*数达到计划*数*80%时,要对长势过旺,不出现拔节黄*地块撤水晒田7~10天,晒田成度为田面发白 , 地面龟裂,池面见白根 。二是深水护胎,浅水灌浆 。水稻减数分-裂是水稻一生中对底温最敏感*时期,为防御低温冷害,当天气预报有17℃以下低温时,要灌15~20厘米深水护胎 。期于时间要采取**湿湿以湿为主*间歇灌溉,养根护叶,活秆成熟 。每次*4~5厘米深,自然落*后再*,水稻黄熟期停水
三、水稻追肥:
1*早施、重施分蘖肥 。水稻追分蘖肥以氮肥为主,一般在*秧后5~7天施人,追分蘖肥量占总氮量*30%左右 。
2*巧施穗肥 。将总氮量20%*氮肥、总钾量30%~40%*钾肥配合,进行追施 。水稻追肥以硫酸铵、*素、硫酸钾为好 。
(三)玉米
一、整地 。玉米是一种既需水又怕渍*喜光作物 , 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水*需求不同,要求土壤肥沃 , 能灌能排,因此,在整地上要开好三沟,即主沟、围沟和厢沟,并做到沟沟相通,沟不积水,能灌能排 。玉米整地最好是隔年翻耕冻坯或种一季冬季蔬菜,到第二年播种玉米时,土壤疏松*燥 , 团粒结构好,对玉米生长有利 。
二、水肥* 。据试验,生产100公斤玉米籽实,需氮2.5公斤,需*1公斤 , 需钾2.1公斤 。若亩产500公斤玉米,亩需*素33公斤左右 , 或*50公斤,过*酸钙31公斤,硫酸钾13公斤 。需肥数量比例不同,苗期占需肥总量*2%,穗期占85% , 粒期占13% 。玉米从拔节到大嗽叭口期,是需肥*高峰期,施肥时做到合理施肥,即底肥、种肥、追肥结合;氮肥、*肥、钾肥结合;农肥、化肥、生物菌肥结合 。
(四)大豆
一、品种选择:根据不同*用途选用不同*品种 。以采食鲜荚为主 , 应选择宽荚、品质好、风味早熟*品种;采收后以加工豆制品为主*,选用一般普通型品种 。
二、适时播种:6月上中旬直播 。切忌在雨后和土壤烂湿时播种,否则大豆会因吸水受胀而不能发芽,即使已发芽*也容易引起烂根死苗 。
三、合理密植:播前用适量多菌灵拌种,防止苗期病害发生 。根据品种特*确定密度,一般每亩保苗1.2-1.6万株 , 株行距在25×32厘米左右 , 亩用种5-7公斤,每*播3-4粒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 。
【作物生产技术实习报告】四、及时施肥:大豆需要大量**钾肥,施用*钾肥对毛豆增产效果显著 。*钾肥一般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基肥*数量,应视土壤肥力而定,一般亩施氮*钾复合肥25公斤作基肥 , 在生长期间可视生长情况适时追肥 。幼苗期,根瘤菌尚未形成 , 可施一次10%*人粪*或三元复合肥10公斤;开花前及花期*施2次缩节*,抑制大豆徒长,使*秆变粗,株型紧凑 , 促进营养物质向荚果转移,提高大豆*结荚数、和饱满率,一般可增产10-25%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