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

文章插图
家乡*风俗第1篇
端午节在**民间节*中可以算得上隆重节*,粽子、*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特* 。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 。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是在包粽子*过程中,体现着乐趣 。每年端午一到,*在头一天晚上泡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一起包,绿绿*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形*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把粽子泡在备好*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糯米 , 紫红*大枣就露出头来 , 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香甜可口 , 耐人回味 。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早晨,起床后 , *在我们*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 。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替代品 。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
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 , 节**气氛也比现在浓 。
端午节*传统*,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 。等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着夏收秋种 。
在过去*北方,每年过端午正是新麦下来*时候,很多人都很期待这个*子*到来,因为可以吃到新麦做*各种食品 。而在过去*南方,端午节却是另外一种粮食水稻收获*季节,新打下来*水稻碾成了大米,过节*前一天正好可以包成粽子,然后美美吃上一顿 。
现在 , 南北差异已经没有那么大 ,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全***一大传统习俗 。
*人端午节吃粽子*历史由来已久,传说是为祭投江*屈原而开始流传*,那一天人们互相送粽子作为对屈原*纪念 。
粽子还是*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传统食品 。
据说 , 早在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不过在当时,包粽子*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粽子称“益智粽” 。晋朝人周处《岳阳风土记》之中就记载道:“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

    推荐阅读